神奇的纳豆
纳豆虽是日本早餐,却也来自中国。中国古代的禅院常在岁暮或年初,将纳豆当作寺院之间相互赠送的礼品,或赠答施主的礼物。僧侣在坐禅之前,也会食用可帮助体内水分吸收的纳豆,以减少坐禅时起身如厕的次数。纳豆据说是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,所以日本人也称它为“唐纳豆”。
明治维新后,日本人将煮熟的大豆用稻草包起来,使它保持一定的温度,再大量繁殖纳豆菌并充分发酵,就制成了现在看到的表面布满黏液、用筷子夹起来时有长长细丝的纳豆。不过,无论日本如何发达,日本人多么注重改革创新,纳豆还是保持着质朴的本色和佛教的背景,传承出的各种流派也叫做大龙寺纳豆、大德寺纳豆、一休纳豆、大福寺的滨名纳豆和悟真寺的八桥纳豆等。
纳豆不好看,取一个“朴”字,一个“拙”字,在这个物欲横流以貌取人的社会,它没有日本食品多半具备的玲珑水艳,就是那么傻傻的一坨。纳豆不香甜,口中咀嚼甚至还带着苦涩,全没有怀石料理中那股子酸酸甜甜的娇俏劲儿。但洋气的日本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,天天离不开纳豆。老年人喜欢打进一个生鸡蛋搅拌,补充更多的营养,而孩子则把纳豆早餐当做游戏,喜欢站在凳子上,拔出长长的丝来。
有好事者探讨日本人为何长寿,将吃纳豆的习惯祭作一面旗帜。说纳豆的消化率是80%,有调整肠胃和降血压的效用。既能缓和酒精对人体的伤害,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胃黏膜;还能有效防止便秘,预防大肠癌和直肠癌。
如果一个男人能像纳豆这样一专多能,即使长得差点儿,表达能力差点儿,女人也就不说三道四了。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郎才女貌金童玉女?敝帚自珍的情况还是有的,当周围人都瞧某男子一百个不顺眼的时候,偏偏有女孩子追他到天涯海角。也许这是个纳豆男吧,需要近距离细细品味,陪着女孩子度过漫漫长日能让人安心。
而说起来容易,要真和纳豆男摩擦出感情还是有相当难度的。因为纳豆看上去迷糊一团,一般人见过之后感受不到食欲,就敬而远之了,谁有闲心去探究它的禅意?有点像中国大街流行的臭豆干子,闻着臭吃着香。如果你不打破第一层可怕的幻象,又没有勇气尝鲜,就永远无法体味到大嚼大咽之间的快感和香美。很多浪漫的东西、深刻的东西,就是被这第一层隔阂挡住,让你永远地错过,而且永远自以为是地高傲,认为放弃的值得。
可感情的发酵不那么容易,就像从黄豆到纳豆,情思从无丝到拉丝总需要个过程。不少女孩子却为内心的幻想所阻隔,甲男这个她接受不了、乙男那个她飞越不了,一次次的爱都浅尝辄止,浪费青春一错再错。到了30岁,又把终身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。她们喜欢起哄,雀跃着说要纳豆男人,“只要你能介绍来,我保证跟他努力”。但具体到一个人,她们却又都退缩了。
早晨吃纳豆发呆的时候,我也在想,能迷上纳豆确实也是一种缘分,不可强求。我散淡的春天需要散淡的花枝散淡的纳豆陪伴,女友们寂寞的春天也许要在豆浆奶酪油饼泡芙间跳来跳去。好吃的早餐得自己寻找。